第263章 逼格无处不在-《大夏状元郎》


    第(3/3)页

    只可惜这算是撞郑经枪口上了。

    “实不相瞒,依我看啊,我个人还是因为何晏所著的《论语集解》更好。”

    “好在何处?”

    “事实上,不管是康成先生的《论语注》还是何晏的《论语集解》,都大量采用了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的注解,区别在于,康成先生并没有指明引用之处,而何晏的集解,不仅明确指明了引用之处,还细细分析了各人注解的优劣,如此一来,高下立判。”

    郑经的回答来了。

    这是一个出乎张籍意料的答案。

    要知道,康成先生,也就是郑玄,可是被誉为一统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博学大儒,名气远比何晏要大不小,并且又是郑经的同宗先辈,因此在他看来,郑经理应偏向郑玄的《论语注》才对,可结果却是……

    可他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一点上,郑经说的又是对的。

    其实从《论语注》和《论语集解》比较而言,不能说孰优孰劣,只能各有优劣,但也正如郑经所说,郑玄的《论语注》,表面上看是郑玄所著,但实际上却是引用了大量前贤的注解,但却并没有标明引用之处,这样一来,就存在抄袭的嫌疑。

    从这一点上来说,确实是优劣自判。

    也就是说,他之所以提这样一个问题,其实是设有陷阱的,假如不精读这两本书,并细细比对的话,根本就不可能把这一问题给指出来。

    那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郑经不仅精通《论语》,还对古往今来各先贤的《论语》注解版本都极为熟悉啊!

    “唉,真是了不得,也难怪你敢自称为圣人弟子!”

    他立即就赞叹着给出了这样一评价。

    这一评价,可是立即又把骆斐等人给惊到了。

    为啥?

    因为大家都知道,论对《论语》的熟悉程度,张籍绝对称得上是当代的顶级大家,现如今,连张籍都对郑经都赞不绝口,深表认同的话,那岂不是说明郑经的水平也是同等的了不得?

    可问题是,他还这么年轻啊!

    众人立即又向他投去了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