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理想与现实-《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年近五十的陶鏴,与弟子们回忆年轻时候的事迹,开始变向的交代身后事,主要是自己的学问和思想。

    弟子们满面泪痕,把先生的话语一個字不差的记录下来。

    大明社会里的思想涌动有数次的潮流,永乐朝先后发生过三波潮流,为新学的壮大普及提供了广大基础,新学思想的背后,不光是妇女们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了街道上,也能与男子们一起挤公车,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虽然普通老百姓们不懂这些道理,但是社会的确正在无形的发生变化。

    这并不是强迫的。

    正如后世七十年代的人们随地吐痰是常态,到了新世纪已经成为了极少数的现象,这是社会进步文明带来的现象,又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

    任何事物都是有迹可循,而且是必然的现象。

    大明社会的工业发展,促动了经济的繁荣,经济的繁荣表下,又是人们高度的自由活动,更频繁的交流才能有繁荣的贸易。

    从南宋开始,经历过元朝,已经越来越保守的社会风气,从永乐朝开始,一波波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的松动。

    大唐时期,百姓们脸上的自信开始回到中土百姓们的脸上。

    自信代表着开放。

    开放是一股精神。

    当下的大明比大唐有过之而无不及,成倍强盛于大唐,自然而然的孕育出更强大的文明精神。

    但是历史的惯性也是巨大的。

    虽然大明立国已经将近一个甲子,可是被奴役的记忆还在百姓们的心里,这些不可碰触的侮辱和伤疤,仍然牢牢的锁住人们的心里。

    人们惧怕开放的社会。

    担心会重蹈覆辙陷入北宋的失败境地。

    北宋军事上失败的问题,绝对不只是对军权压制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

    更有聪明人,他们看到了更多,认为大道应该是那样子的,而不是这样子的,因为圣君的存在,他们的底气更足,一个很荒谬的现象。

    陶鏴认为社会上人生来平等,谁也不比谁高贵。

    人们讽刺他,嘲笑他。

    甚至骂他是书呆子。

    但是也有认可他的人。

    果然,太子殿下捉拿陶鏴的消息在报纸上小幅刊登,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反应,只当做茶余饭后的闲事看待,但是也有人充满了关切。

    有人告诉陶鏴,只要他认个错,事情就结束了。

    陶鏴没有认错。

    陶鏴开始了绝食。

    他虽然无法对世人发声,但是他准备通过自己的性命来发声,告诉世人们,人生来平等。

    陶鏴的绝食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层层涟漪。

    官员们议论纷纷,文华殿内气氛紧张,朱瞻基坐在案台后眉头紧皱。作为太子,他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既要顾虑父皇,还要做好任何事情。

    太子有自己的属官,但是没有人敢乱出主意。

    陶鏴是当世的大贤,闹不好自己会身败名裂,在青史留下恶名,这是谁也不愿意的。

    朱瞻基有些失望,最后关键时刻,杨溥决定挺身而出。

    自己作为太子的老师,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为太子指引方向,并保驾护航的责任。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大理寺的监狱,与陶鏴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狱中的陶鏴一个月来已经很虚弱。

    从决定绝食的那刻起,做好了身后事的准备,陶鏴就正式开始了绝食,是真的绝食,不是后世的政治作秀。虽然身体日渐虚弱,但眼神依然坚定。

    杨溥看着他,心中五味杂陈。

    他敬佩陶鏴的勇气,也感叹他的执着。在权势与利益的诱惑下,陶鏴不为所动,只为坚守心中的信念,这是绝大多数的人做不到的。

    杨溥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

    他温和地对陶鏴说:“为何如此固执,不惜以生命为代价?难道现在的大明不好么?皇帝是如此的贤明,何必要这么极端呢。”

    “是啊,大明是最好的,他理当最好。”

    陶鏴微微一笑,目光坚定。

    杨溥愣了愣。

    陶鏴目光清晰的看着杨溥,“人生来平等,这是我心中的信念,老夫愿用我的生命去捍卫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