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毛遂自荐-《历代王朝更迭》
第(2/3)页
六国实力不一,眼下还能够称为强国的,除了齐国之外,也只有楚国和魏国了。韩国早已经倒向了秦国的大树之下乘凉,燕国一心经营和匈奴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只有齐国、楚国和魏国能够为赵国所用。而且楚国和魏国与秦国的仇怨很深,其处境也最危险,因此,这两国成了赵国需要联合的重点考虑国家。
于是,平原君赵胜决定,首先前去魏国,向信陵君求援。这信陵君不仅才德兼备,深谙当前的国际局势,知道此时救赵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他还和平原君赵胜有亲戚关系。原来,平原君的妻子,正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他们的私交甚密,所以求援一事也就容易得多。
其次,平原君则决定前去楚国求援。
此时的楚国,执掌君主大权的,就是楚考烈王,而楚国也有一个名士——春申君。楚考烈王和春申君二人,如果一个是树干,另一个是树枝的话,就恰好展现了强枝弱干的政治局面。当年白起率领10万秦军,以神话般的速度一举攻破楚国的都城,还烧毁了楚国历代君主的陵墓。从此,楚国国势衰微,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受此重创,楚国一直坚持独善其身的军事策略。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后终于有所起色,但绝不会轻举妄动,而且楚考烈王昏庸无能,没有审时度势的能力。
因此,对于成功说服楚国援军赵国之事,平原君也没有把握。他在去楚国之前说道:“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够取得成功就太好了,那样邯郸之围就有希望在短时间内解决;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也必定要想尽办法,即使在华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纵’盟约签订再返回赵国。随从人员不到外边去寻找,从门下的数千食客中选取20人做随从队伍。此行肯定困难重重,但相信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就会获得成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原君的门客们在遴选之前,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为平原君和赵国效力。平原君在这3000门客中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只选定了19人和他一同前去楚国,没有达到平原君选择20人的计划。
一时之间,平原君不禁感叹:想自己耗尽家财礼贤下士,四处招募才德兼备之士,门下食客无数,天下闻名遐迩。但却没有料到,真的到了关键时刻,竟然连20个合格的人才都不能选拔出来。这选拔标准虽说苛刻而艰难,但却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
滥竽充数,随便找个人,还是严格标准,就让这19人和自己一起前去楚国?无论怎样,都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一定的破坏。
正在平原君犹豫不决之时,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进退维谷的艰难局面。这个人,就是毛遂。
请把我放进口袋
毛遂生于前285年,卒于公元前228年,毛遂并不是赵国人,而是薛国(今山东枣庄)人,后来听说赵国平原君礼贤下士,其门下有食客三千,只要有才,都能受到厚待,便遂辗转来到赵国。
当此之时,毛遂正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距离他第一次来到平原君府上,已经有3年时间,这3年正是赵国国势急转直下的3年,毛遂见赵国江河日下,心中幽愤不已,但却没有机会让他报国。于是乎,他干脆整日研习各家之长,准备来个厚积薄发,是故3年以来,毛遂都未曾展露丝毫的锋芒。
毛遂见到平原君,直接上前来胸有成竹地向平原君推荐道:“毛遂听闻,先生就要前去楚国,准备和楚王签订‘合纵’盟约,而且还听说,先生和赵王约定,选取门下食客20人一起去楚国,而不是到非食客中去寻找有才德之人,这应该是一个事实吧。先生经过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格的筛选,最终只能选取19个合格的人员,看先生如此犹豫不决,我便来向先生请命,能够准许毛遂和先生一起出使楚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