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范雎这一贬一扬,对于齐王而言,实在是振聋发聩。虽然一时之间,齐王还难以接受范雎的说辞,但是对于这个人,齐王则是留心有加。稍加咨询,才知道这个把齐王说得哑口无言之人,竟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舍人。齐王不禁想到,这魏国果然出俊杰,随便一个人,便有如簧巧舌。如此大才,竟然不能为魏国所重用,足见魏国国王实在是无识人之能。 既然魏国不重视范雎,齐王决定将范雎收为己用。 当夜,齐王便派遣自己最得力的属下,前去探访范雎,一探他的虚实。自然这来的人所带来的消息,能够让范雎怦然心动。齐王认为他是天下雄才,只要他愿意留在齐国,就许以高官厚禄,拜为上卿。 范雎没有答应,因为他认为,首先他是魏国的使者,虽然不得重用,但总是魏国之人,如果擅自从了别的国家,那样只会被人看不起,成为一个不讲信义之人。其次,则是范雎此时还心向魏国,只希望有朝一日,魏王能够见识到自己的才华,进而重用他,实现他的功名大业。而此次他锋芒初露,必然会被魏王所知,到时依据实际情况,可以再定去留。此外,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当时齐国虽然号称东方第一强国,但是当初五国伐齐,齐国已经大损元气,且国内也有很多纷争,前途堪虞,范雎虽然没有高官显位,但见识一点也不弱,知晓自己在齐国,前途不大。 岂料齐王见此,更加佩服范雎的德操。有才之人,天下不少,但如论到才德兼备,在当时而言则是少之又少。于是齐王决定,只要有可能,就要想尽办法留住范雎,并且派遣属下给范雎送去了许多黄金、好酒、好肉。范雎自然不会被这些俗物所动,所谓君子爱财取之以道,范雎觉得自己断然不能自毁前程,所以齐王的心思再次白费了。 然而“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虽然范雎此时可谓坦坦荡荡,但是对于一向以多疑著称的须贾而言,很容易便生出了疑虑:莫非这齐王和范雎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于是,须贾急忙叫来范雎,对其进行了询问。范雎心想,这须贾肯定怀疑自己了,与其让他继续猜疑,不如直言相告,让须贾消了疑虑。 岂料此时的须贾并不见范雎之才,还窃自以为这范雎何等何能,会让齐王如此屈尊纡贵?如果说要给使者送礼,也应该送给须贾,怎么会找他属下一个舍人呢?当然,须贾不会当即将他的想法说出来,而是隐藏了下来。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范雎此时,如一个君子一般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而须贾则如小人一般,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此次事件,范雎以为就这样过去了,而他却没有料到,真正的暴风雨,往往就隐藏在之前的平静之中。 (本章完) /104/104501/2813095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