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风口浪尖-《历代王朝更迭》
第(3/3)页
第二招,就是让4000轻骑兵在双方谈判时,悄悄掩到赵军的侧翼,只待两军处于胶着状态之时,再趁势冲击赵军。到时,赵军必然会惊慌失色,军心一乱,大事可期,成败在此一举。
果然,就在秦国和赵国的军队于正面厮杀不停时,轻骑兵出动了,他们都没有携带任何盔甲,而以血肉之躯直接冲击赵军的阵营。不久,赵军就出现了变乱之相,开始缓慢地向后撤退。白起依照计划,命令军队在包围魏军时故意留下一个缺口,其后设长矛,其他三面竖起盾牌,将赵国军队逐渐往黄河的方向逼去。很快,赵军将领贾偃弄明白了秦军的诡计,但是为时已晚,赵军退到黄河边后,就没有了退路。秦军向没有退路的赵军强攻,赵国士兵一个个被挤入滚滚的黄河之中,还没来得及叫一声就被黄河水冲走了,两万浮尸差点堵塞了黄河河道。
主将贾偃见大势已去,不堪受辱,于是拔剑自刎。
而对岸,廉颇大军正好赶到,一双血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河岸这边的白起。
此一战,白起大军再次大获全胜。自白起出师以来,魏国连番损兵折将。在伊阙一战中损兵16万,不久又被魏冉斩首8万,如今再被白起灭掉13万,整个魏国,已经无人可用。
从当时的战略局势看来,魏国是东方六国的脊梁所在。眼看秦国马不停蹄,欲要扩大战果,趁势灭掉魏国。
天下危矣!
赵惠文王只能马上联合燕国,以救援魏国。这时魏安釐王再次决定以土地换取和平,于是将南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之地给秦国。这一次,魏王虽然还是沿用了老伎俩,但还算是明智之举。因为秦国已经认识到,赵国虽然损失了两万人马,但是其精锐并没有被消灭。赵国正在策划各国合纵共同打击秦国。于是,秦昭襄王审时度势,决定见好就收,接受魏国南阳地后退兵。在第二年,秦把所占韩、魏的南阳与楚的宛,合建为南阳郡。
但是魏国并没有参加赵国的合纵,而是借机投入秦国的怀抱,赵国的图谋就这样化为泡影。而秦国则终于打破了渑池之后的盟约,可以顺理成章地打击赵国了。但在此之前,秦国还需要对付其后方最后的一个隐患——义渠国。
此后的事情,前番已有介绍。秦国宣太后以铁腕手段,诛杀了和她相好了数十年的义渠王,秦军顺势灭掉了义渠国,平定了西北边患,秦国有了征战天下最为巩固的大后方。而赵国,已经站到了与秦国大军战斗的风口浪尖之上。
(本章完)
/104/104501/28130952.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