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时月 第四百三十三章 激斗-《北宋大相公》


    第(2/3)页

    谏官站出来说,武人不宜专任。        则建议说可以安排另一人为辅佐,对狄青形成掣肘。宋仁宗听从了庞籍的建议,派狄青统制南征战事。

    皇祐四年(1052年),广源州蛮侬智高反叛,攻陷邕州,又攻破了沿江的九个州,包围广州城,岭外一带骚动不安。杨畋等安抚使负责处理平定蛮人叛乱,但宋军长久没有成绩。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率官军讨伐叛贼,但宋仁宗仍放心不下。这时狄青上表请战,第二天入见宋仁宗时,他说:“臣当兵出身,除了战场杀敌,没有什么可以报效国家。希望能带领数百个外族部落的骑兵,再加上一些禁军,去将叛贼的头砍下送回京城。”宋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壮语,于是任命他为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负责处理广南叛乱之事,并在垂拱殿设酒为他送行。当时侬智高回师重新占据邕州,狄青联合孙沔、余靖的部队进驻宾州。

    在此之前,蒋偕、张忠都因轻敌而战败阵亡,官军声威大衰。狄青命令各将不得妄自与叛军接战,而听从他的统一指挥。广西钤辖陈曙趁狄青还未到,便擅自率步兵八千攻打叛军,溃败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人都逃跑了。狄青说:“号令不一,是部队失败的原因。”于是在早晨集合各将领到堂上,逮捕了钤辖陈曙,并召来殿直袁用等三十人,依战败逃跑罪,推出军门斩首。孙沔、余靖相视惊愕,而众将领则吓得两腿颤栗。

    随后军队停止前进,休整十天。敌人的侦察兵回报侬智高,以为宋军不会很快进击。但狄青第二天便集合军队人马,一昼夜就过了昆仑关,从归仁铺出来布阵。叛军失去了险要阵地后,都出来迎战。宋军前锋孙节与叛贼在山下搏斗而死,叛军士气极高,孙沔等人吓得脸色都变了。狄青手举白旗指挥骑兵,从左右两翼冲出,出于叛军意料之外。大败叛军,追击了五十里,斩数千首级,侬智高同党黄师宓、侬建中、侬智中以及伪官僚吏属被杀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贼五百多人,侬智高在夜间纵火烧城后逃走。        [16]黎明时,狄青领着部队开进了邕州城,缴获金银玉帛数以万计,杂畜数千,又招集曾被叛军俘虏胁迫的老壮年人七千二百人,慰抚之后释放、遣散。将黄师宓等人的头挂在邕州城下示众,又敛集叛军尸体在城北角建筑京观。当时叛军尸体中有个穿金色龙袍的,部下众人说是侬智高已死,要向朝廷报告。狄青说:“怎知这不是一个骗局呢?我宁可说侬智高失踪,也不敢欺骗朝廷来贪求战功。”

    狄青由此复任枢密副使,并升为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等回到京师后,宋仁宗嘉奖他的功绩,任命他为枢密使,并赏赐给他一套在京师敦教坊的宅第,还优先给他的儿子们加官进级。

    嘉祐二年二月,狄青嘴生毒疮。三月去世。宋仁宗在禁苑中为他举哀,追赠中书令,赐谥“武襄”。

    这次,韩永合与曹评并没有分析错,陆垚制造这个面具,也是为了纪念狄青将军,在这样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当中,出了这样一位武将,若是在宋夏战争的时候狄青将军依旧在的话,恐怕战事就不会那么吃力。

    计事深思熟虑,用兵先定远略,是狄青作为一个成熟的将领的标志之一。侬智高反叛后,先以余靖为安抚使征讨。交趾国声言愿出兵助讨侬智高。余靖认为可信,在茸州等地准备可供万人用的粮食以待其兵。宋仁宗下诏以缗钱3万赐给交趾作军费,并应允讨平侬智高后厚赏交趾兵。狄青到南方后,果断传檄余靖,命其不得派使者去交趾借兵,同时上奏宋仁宗陈述己见。他认为:交趾声援将派步骑赴援,并不可靠。况且向外国借兵以平内乱,对自己是不利的。向外国借兵,他们贪得钱财必然不顾信义,因此而作乱。这一见解说服了宋仁宗。后来狄青迅速讨平了依智高。这件事说明狄青在计虑讨敌方略时,不仅只考虑如何取胜,还考虑用何种方略取胜才可不留后患。

    对敌作战,善用诈巧,是狄青战术指导的一个特点。与西夏军作战时,他曾巧施疑兵之计,以锣声为号,令将士忽停忽退,使西夏军既不明宋军实力,又不辨宋军行止。当敌正疑惧之时,他忽然挥军攻击,西夏军大溃。攻侬智高时,他传令军中休息十日。侬智高的探子把这情况汇报,侬以为宋军不会马上来攻。但第二天,狄青迅速整齐骑兵,以一昼夜越过昆仑关,直出归仁铺列阵,先以前锋与依军激战,后又指挥左右翼骑兵夹击敌人。侬军毫无防备,大败溃逃。

    军纪严明,善待将士,是狄青治军带兵的基本特点。古来为将者,或执法如山,或体恤将士,二者兼备者并不很多。狄青一贯如此。他受命讨侬智高之初,传令诸将不得擅出与敌作战,等候他的统一调遣。广西铃辖陈曙乘他尚未到前线,擅自发八千名步兵攻敌,大败于昆仑关。狄青说:“号令不能整齐,所以军队打败仗。”依军法斩陈曙及临阵败逃的将佐三十人。在执法如山的同时,他颇能体恤将士。行军作战,他与军士同饥寒劳苦;打胜仗后,他常把功劳推给其将佐。讨侬智高时全由他谋划,战事已完,记功报捷等一般余事全部交给安抚使孙沔去办,他全不放在心上,因此将佐们深服其为人。

    当然,狄青最后遭贬斥,也有他不太懂得为人处事以及时局的原因,在这样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框架下,狄青的崛起无异于会让那些文人们群起而攻之,这其中就包括文彦博和欧阳修。

    据《野客丛书》记载,狄青担任枢密使时,时为同平章事的        一直跟宋仁宗进言,请求将狄青调离中央,并削弱其权力。宋仁宗不乐意,说狄青是忠臣。

    文彦博却冷冷答道:“太祖岂非        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文彦博这番话,可谓字字诛心。文彦博与狄青都是汾州人,但是同为老乡,却在背后使暗箭。

    另一个力主罢免狄青的是欧阳修。嘉祐元年欧阳修三次上疏请求罢免狄青枢密使之职。

    这三篇奏疏的观点和文彦博的想法相近,认为狄青作为一个武将担任枢密使,掌握着军事机密,不利于国家安定,不如调其出京,这样既能保全狄青的性命,又可以消除隐患。

    欧阳修觉得,狄青出自行伍,深得士兵爱戴,假如有小人想要拥其谋反,狄青自己不知进退,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恰逢那年水灾严重,欧阳修便搬出董仲舒那套天人感应说,认为皇帝该静思己过。当务之急就两件事,一是立皇储,二是罢免狄青,有个武将在中枢机关当职,老天爷也不高兴。

    欧阳修自己都说过,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三篇文章表面上是针对狄青,其实是长久以来文臣们对武将的鄙视和猜忌。骂人不带脏字,杀人于无形,这就是读书人的厉害。

    欧阳修上疏的当年,饱受谗言的狄青被免去枢密使之职,离开京城,前往陈州任职。宋仁宗没想到此一别,再也见不到狄青那个沉默坚毅的背影。文臣们也没想到,他们从此将失去一个诋毁挖苦了多年的同事。

    回到擂台赛这边,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金羽身上,换句话说,应该说是集中在了他那个个性鲜明的面具之上。

    “这家伙,不知道他的功夫底子如何。”曹评说道。

    场上,陆垚和小胖一左一右,开始朝着对方那位冲了过去,那人倒是不紧不慢,直接摆开架势,准备以一对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