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政清人和-《我真的是奸臣》


    第(2/3)页

    杨士英连忙推迟,但抵不过对方热情还是接了。

    老杨这时又说道:“你以前没做生意不知道,原来我们那片官府要来收四五道税,地痞流氓又要过来压榨一道,一天起早贪黑,赚的钱多数都被交上去了,一天能到手也就十来文钱。但现在那些个来收税的,统统不来了,每天只需要给粘杆处交五文钱治安费,这剩下的自然都归自己了。现在一天算下来能赚的比以前多了两倍,可不趁着这个机会多赚点。”

    杨士英叹道:“不过是损公肥私,这钱只怕都进了个人腰包,官府是一文钱都没收到。”

    老杨不屑一顾的说道:“管他呢,把钱交给官府天下也是这个鸟样,还不如交给粘杆处呢。还有趁这个机会,把你豆腐提提价,你那豆腐先前做的味道不好,卖的那么便宜还情有可原,现在名声打出去了,还只卖那么一点就有些亏了,别看现在能赚点钱,要是过了这阵风口,你指定赔本!”

    杨士英听到老杨的话有些惊讶,细细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自己的豆腐能在这么短时间打开销路,打进酒楼,不就是因为在那个时间点,自家豆腐便宜的原因?

    再加上现在天津涌入大量流民,人工极为便宜,还有官府不来清查人口户籍,他这才请得起两名工人,要是以往,他敢请流民,只要被官府抓到了,少不了大出血才能过关。

    看来写点戏文,是个不错的出路。

    杨士英想着与老杨告别,加快步伐前往了粘杆处。

    粘杆处衙门关的极晚,几乎是在亥时才关门,大伙也知道陛下在天津待不长久,抱着多捞一笔是一笔的态度,这生意是从早做到晚,又在董亮的鼓励下,衙门几乎是十二个时辰都能办事。

    反正粘杆处最近又扩招了,进来了许多新面孔,具体数字大家也不知道,反正只知道在天津,他们粘杆处的人有的是。虽然是十二个时辰昼夜不歇,但每个人办差的时间其实只有两三个时辰,很轻松。

    来粘杆处的人很多,求官跑官,告状,投诉等等不一而足。

    粘杆处的办事大厅有五个关口,每个人进门后,先被询问办什么事情。

    杨士英看着坐在一旁盘问的两个兵丁,这二人虽然神情寡淡,但有求必应,只要询问必有回复,要是有人表达不清,可以花三文钱,走特殊通道,哪里有从良花的窑姐细心讲解和引导。

    这些人都是花大价钱在清乐司买来的九品官身的人,不管对待什么人,只要给钱,那服务态度是没得说的。

    那些窑姐从良容易,想找个好的出路却难。

    这粘杆处设立的这个官职多少是个正经官职,俸禄丰厚不说,加上各种补贴一个月能有二十两银子,还包一辈子,是这些从良艺伎的最佳出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