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 回国-《冠军之路》
赛季结束。
李浩轩没有立即回国,而是观战了一下东部决赛。东决第五场,猛龙队使出浑身解数,伦纳德独自砍下了40分的数据,然而依然没办法拯救球队的局面。最终猛龙队以1比4的大比分输给了雄鹿队,止步东决。
输球以后,多伦多的球迷们发出一种呼声,他们希望李浩轩能回归猛龙队。尽管现在李浩轩与开拓者队合同在身,这样的回归几乎是不可能的,但球迷们还是奢望他能回来。当初的猛龙三剑客一直是大家心中的一个美好印象,所有很多人都希望猛龙队能够回到当初的那个巅峰时刻。
对于这样的呼吁,李浩轩并未做出任何回应,不过令人惊讶的是,多伦多的一小撮球迷竟然对此做出回应,他们表示李浩轩应该离开,他的工资太高,可是他的价值却不符合,虽然在赛季中表现不错,但也只是仅此而已。
三千五百万完全可以挖来更好的球员。所以这些人请愿,希望开拓者队可以交易李浩轩,为球队换来一个强力的锋线球员,或者补充一下球队内线。这两者正是开拓者队所欠缺的。而且开拓者队还面临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李浩轩与麦科勒姆的作用有些重合。
或许两人的矛盾已经没了,彼此之间也不再针锋相对,可这个问题依然无法忽视。开拓者队签下一个三千多万的球星可不是为了让他打第二阵容的,也不是为了让他只打一打辅助的。
对于这些球迷的呼吁,开拓者官方做出回应,他们称李浩轩是球队的核心成员,他们不会考虑任何交易李浩轩的行为。这样的声明像是在给李浩轩证明他们的心意,不过李浩轩知道,这种声明纯粹听一下就够了。
联盟出现过太多这种事情。前脚刚声明绝不可能交易,后面立即啪啪打自己的脸,把球员给交易出去。李浩轩现在很理智,明白忠诚这种东西是相互的,也知道这是商业联盟,如果球队真的选择交易自己,那自己没什么说的。
去哪里打球不是打球?
之所以李浩轩会如此担心,是因为这一次的西部决赛让开拓者队开始反思。他们为了冲击总决赛做了许久的努力,从利拉德第一次带队进西决到现在,开拓者队可是耗费了不少的心思。而如今洛杉矶湖人队如同一堵墙一般挡在开拓者队面前,让开拓者队根本翻阅过去。
这让管理层开始思考,如果下赛季再保持这么高的投入有必要吗?如果一直无法冲进总决赛,那么球队就一直这样打下去?这样确实对上座率有好处,毕竟球赛打的好看会吸引更多球迷,可是这样对于开拓者队难道没有一点坏处?
持续的高投入也会产生亏损,特别是如此三名核心球员的工资已经占据了球队大部分的薪金空间。开拓者队如果下赛季想继续保持威慑力,就必须加大投入,续约那些打的不错的球员,裁掉那些性价比不高的,再针对性地给球队补强。
只有这样,高投入才是有必要的,否则的话,就以现在的阵容和状态再去打一个赛季,恐怕能否打进西部决赛都是一个未知数。
在多伦多停留了一段时间,李浩轩就立即回到了华夏。因为身体的原因,他修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林书豪特意打来过电话,告诉李浩轩华夏篮协主动邀请了他,本来华夏篮协对球员是有要求的,如果没有华夏国籍的话,是不可以进华夏男篮的。
可是这一次篮协给林书豪开了绿灯,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华夏子孙,尽管他的国籍是米国,但他身上流着的血液是华夏的,他的父母也都是华夏人,并没有任何混血的情况。这样的话对于球迷们来说也更容易接受。
“林,你怎么想的?”
“我已经答应了他们。”
“我代表华夏男篮欢迎你。”
李浩轩与林书豪又聊了一阵,这才挂断电话。华夏男篮对这次奥运会可是很重视的,为此不惜招回林书豪,足以证明篮协方面多想希望球队能取得好的成绩。上一个奇迹是在家门口创造的,那一届奥运会创造了华夏男篮的最高名次。
那个时候有姚明,也有华夏国家队的一批老前辈,那个时候的华夏男篮真是人才济济。虽然现在也不差,但不可否认,王治郅和巴特尔这样的球员不是后辈们能轻易代替的,特别是陈江华,在奥运会上单晃科比一条龙打进篮下,这种球在整个球队中都少有。
那种气势那种速度,还有那种自信,哪怕是现在国家队的一些球员都未必拥有。林书豪的加入很快被传播开来,无数球迷兴奋不已,有林书豪和李浩轩,还有易建联和国内的一些新星球员,华夏男篮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李,我会立即动身前往华夏,等着我。”
三天后,林书豪到达明珠市。李浩轩为他安排好住处,然后与他一同前往训练馆。华夏男篮一直都在这里训练,很早就凑齐了二十人的大名单,一直都在为最后的名单做准备。有李浩轩和林书豪,那么二十人大名单中能留下的只有十个人。
所以他们的到来不仅没让球队内部气氛变得愉快,反而让一群球员们愈发紧张起来。不过易建联等人表示对于他们的欢迎,尽管现在李浩轩已经成了华夏篮球第一人,但易建联仍旧是国家队的老大哥,对此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
“书豪,欢迎来到华夏。”
易建联与林书豪打声招呼,然后与李浩轩击掌示意。两人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根本用不着说多余的话,只是一个眼神,就明白彼此的意思。
李浩轩与林书豪的到来,也让选拔进入最后阶段,教练组方面主动叫来李浩轩与易建联还有林书豪三人,想听取一下他们对于选拔的意见,然后再做出最后的裁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