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最后的拯救-《大夏状元郎》


    第(1/3)页

    科举制,是世家门阀制度的终结!

    这一道理,到了后世的话,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在这个时代,能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还真是不多。

    为啥?

    因为科举制是打着公平取才的名义出现的,到现在为止,    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而在几乎所有世家和士族人眼里……

    公平取才?

    取的还不是世家和士族之才?

    那些穷酸,能读得起书,买得起书,受到最好的教育?

    几乎所有的世家之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而如此认为的根源,就在于在这个时代,读书真的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    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读得起书的,而寒门之人,虽然读得起书,但却未必买得起书,受到最好的教育。

    而在世家和士族那边,家族有大量藏书,然后请的是最好的老师。

    这样一来,寒门之人就算能读书,可是在整体水准上,还是没法跟世家及士族子弟比,仅有阮留之那样的少数罕见天才,才能偶尔冒一下头。

    就好比骆斐,作为国子监的祭酒,他都早已习惯了国子监里的监生大部分都是世家和士族子弟这一事实。

    这就是科举制明明是世家门阀制度的墓碑,但在刚推出时,并没有受到把持朝政的世家的抵制的原因。

    现如今,郑经却把这一事实给挑破了。

    一语石破天惊。

    换做是别人来说这么一句话,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    然后不以为然,可这话是从郑经嘴里冒出来时,大家却不得不慎重考虑了。

    为啥?

    难道他比别人特别不成?

    不是,而是他干了一件其他所有人都没有做到的事,那就是发明了新型印刷术。

    在此之前,寒门弟子之所以比不上世家弟子,其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家穷,而在于买不到书。

    就好比说宋财那样的,家里是做生意的,并不缺银子,他还有大把银子去逛青楼酒肆,可是在读书这一点上,却还是比不上郑经这样的世家旁系。

    原因就在于,就算他家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在这个书都得靠手抄的时代,他根本就买不到书,而郑经虽然穷,但却有大把家族藏书可看。

    差距就是这么拉开的。

    可现在却是不同了。
    第(1/3)页